close

記者林進修/報導】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研究發現,Anti-CCP(抗環瓜氨酸抗體)檢測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專一性高達95%以上,它有別於傳統檢驗類風濕性因子(RF),可早期診斷出關節異常發炎,提供患者及早接受治療、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威脅的契機。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機能失調引發的疾病,患者全身各部位關節的軟骨、硬骨及關節韌帶常遭破壞。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周昌德表示,這種免疫疾病的發生率和膚色有關,膚色愈淺愈白,發生率愈高,黃種人正好介於白人及黑人之間。根據統計,目前台灣地區約有4~5萬名患者,且女性佔四分之三。

一旦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各個關節在早期會有疼痛、腫脹、僵硬及行動困難等不適情形,若未能接受適當治療,長期下來會衍生關節變形、黏結而導致肢體萎縮殘障。周昌德說,已故知名作家「杏林子」劉俠女士,就是長期飽受類風濕性關節炎折磨的例子。由於肢體萎縮綣曲,晚期病人常綣成一團,而有「人球」之稱。

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治癒,但及早診斷及治療,應可減緩關節惡化的速度,保留最大的生活機能。周昌德認為,發病初期的兩、三年內,應是治療的黃金時期;一旦錯過,病情即可能明顯惡化。

然而,目前採用的診斷方法中,國內醫界常做為診斷標的的RF,健保雖有給付,但專一性不高,有2~3成患者無法被診斷出RF指數;尤其是感冒、心臟病或有B、C型肝炎和少部分的癌症病人等情形,都可在在血液中檢出RF因子,造成診斷上的混淆。

相較下,Anti-CCP的檢測專一性高達95%以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在接受RF檢測之餘,也能另加上Anti-CCP這一項,能更精確、有效地掌握病症,可望成為未來早期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預估疾病嚴重度的重要指標。不過,檢驗Anti-CCP需自費,一次檢驗費用約為1500元。

採用Anti-CCP檢測同時,周昌德及該科九名醫師去年共同進行為期三個月、針對近90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進行臨床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類固醇等其他傳統治療藥物,免疫調節藥物(DMARDs)合併「恩博」(Etanercept)一起使用,可更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YONDTHERAP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